??由沈陽故宮博物院主辦的“風華共筑——沈陽故宮四百年”專題展覽于11月15日在沈陽故宮文化博物館正式開幕。展覽通過百余件文物及相關珍貴史料展現沈陽故宮四百年歷程,“努爾哈赤御用劍”“皇太極御用腰刀”“乾隆款黃玉浮雕獸面紋撇口杯”等諸多珍貴文物集中亮相。

??沈陽故宮大政殿。(沈陽故宮博物院供圖)
??1625年,清太祖努爾哈赤將后金政權遷至沈陽,興建沈陽故宮。“自1625年始建大政殿,到1783年增建文溯閣等建筑,沈陽故宮的營建跨越一百五十余年。”沈陽故宮博物院展示交流部工作人員林城澔說。
??此次展出的“磚刻漢文盛京城懷遠門門額”、《八旗滿洲氏族通譜》等文物、史料,對皇太極實施的城市改造、衙署設置、完善官制、勸學重教、改制滿文等多項舉措進行詮釋。

??展出的“皇太極御用腰刀”。(沈陽故宮博物院供圖)
??此次展出的武英殿刻本《皇朝禮器圖式》、“乾隆款粉彩九桃天球瓶”“乾隆款粉彩雙鳳耳百鹿尊”等諸多文物展現了沈陽故宮作為皇家檔案與珍寶貯藏中心的重要文化功能。
??林城澔說,1914年,沈陽故宮所藏11萬余件文物,運至北京故宮“內務部古物陳列所”,這批文物都加有“奉”字標識,以表明其來源。其后這批文物部分隨故宮文物南遷,輾轉各地,現存故宮博物院、南京博物院、臺北故宮以及承德避暑山莊博物院等多地。此次展覽,現收藏于承德避暑山莊博物院的“雍正款青花折枝花鐃形碗”“雍正款祭藍釉玉壺春瓶”等6件“奉”字款文物也回到沈陽故宮進行展出。(記者趙洪南)
編輯:陳燁秋